纸可用来折、卷、贴、画、撕、扯、拉、揉;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被折成立体的;可以是白色的,也可以被画成五颜六色;可以毛糙,也可以光滑。总之,纸,可以变化出无数的形态,让孩子获得乐趣。
撕纸
婴儿满6个月将来,总是会出现撕纸现象。其缘由是想通过我们的手改变某些事物,从而满足新奇感。此时,他们的手部动作渐趋精细,手眼协调能力也基本拥有。当幼儿发现通过自己小手的动作可以改变纸的形状和发出撕纸声响时,会感到欢乐和惊喜,故而乐此不疲。
撕纸,一方面可以训练孩子的手部小肌肉,另外还可以丰富孩子的听觉。有些朋友担忧,教会孩子撕纸,家的书报杂志就会遭殃了。其实,孩子1岁前,活动范围还非常小。大人只须把重要的纸类制品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就能了。而同时,可以教孩子阅读,让他分清有的纸是不可以撕的。
1岁前,孩子撕纸的时候爸爸妈妈应该陪在身边,当心孩子把纸塞进嘴里。等到他2岁时,撕出的纸条已经愈加细了。这时可以教他撕出形状和花样。到了大班,孩子就能用撕出的纸拼出画来!做爸爸妈妈的看了当然自豪啦!
贴贴乐
在纸上画个自己脸的轮廓。然后在别的纸上画出来双眼、鼻子、嘴巴,把他们剪下来。接着游戏就开始了!让孩子闭上双眼,拿起双眼往纸上一贴,再贴鼻子、嘴巴。
这个游戏可以训练孩子的目测和估算能力。
拼图游戏
可以用杂志里面的图片,最好是结构简单些的。如,人像照片。把图片剪成一块一块的,再和孩子一块拼起来。
玩拼图,第一练眼力,要看颜色、线条的匹配,第二练手指的灵巧度,手笨自然吃力。外面卖的拼图,大的只能玩一次,玩起来太占地方;小的又禁不起多玩。后来想到DIY。时髦杂志大都纸张考究、印刷精美。里面的广告页用来玩拼图,再合适不过。刚开始,可以只剪成3、4块让孩子拼,后来再渐渐增加块数。
七巧板
七巧板到底是中国古时候智慧的结晶,久盛不衰。玩七巧板,可训练手眼协调、空间想象力,培养空间感和空间抽象能力。我期望,玩七巧板起劲的聪明宝,将来学起立体几何来也可以不叫人操心。
聪明锦囊:巧制七巧板
只须一张纸、一把剪刀(假如你手工可以的话,剪刀都无需),就能做出一副标准七巧板。最初给孩子玩,尽可能用单色的。
做法:裁出一张正方形的纸,然后根据如图所示的实线处剪下即可。
假面晚会
拿张纸,比着脸上双眼、嘴巴、鼻子的地方在纸上戳4个洞,然后撕条纸带,两头用钉书机定在耳朵的地方。还可以指导孩子在面具上画头发、胡子还可以在游戏中训练孩子的绘画和想象能力。
纸板乒乓球
孩子小的时候成人的乒乓板用不了,母亲可以用纸板做乒乓板。纸板的弹力要比正式的乒乓板小得多。孩子开始打的时候,不大容易受伤。
聪明锦囊:DIY也是游戏
有些爸爸妈妈讨厌DIY,感觉买玩具给孩子就能了,做什么浪费时间费力自己做呢?其实,DIY的精髓不在于经济,而在于创作的乐趣。在制作某个东西的过程中,可以领会到的期待感和制作完成后获得的满足感。和孩子一块DIY,倒的确可以培养孩子经济的头脑,让他亲身领会到物尽其用的道理。即使是个空可乐瓶、易拉罐、便捷筷,甚至路边的小石头,都可以变身成那样可爱的玩具。常常参与DIY的孩子,会更了解珍惜。